能有效滲水的海綿廣場、校園里的海綿菜園、色彩鮮亮的海綿綠道、老舊小區里的海綿花園……在西寧,就在你不知道的某一個角落或者地下,就有一塊神奇的“海綿”。今年汛期,市區里一個個“大海綿”發揮出了成效。
四年來,西寧市采取“治山、理水、潤城”的海綿城市建設策略,統籌建設了虎臺片區、海湖新區以及城北區部分區域,圍繞典型的“山—水—城”空間結構單元,以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等多方面目標,協調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各類工程項目240余項,打造了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的建設,為建成具有公園城市形態、美麗城市風范、幸福西寧品質的現代高原美麗幸福“大西寧”提供了“美麗西寧樣板”。
治山,水土流失治理實現全覆蓋
通過水土保持、沖溝治理、山林生態修復等系統建設內容,達到提高雨水利用率,實現涵養林地、減少泥土流失等目標。其中,建設生態綠城,營造安全靚麗的綠色屏障。城市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末的32%提高到目前的34.5%,試點區內山體林木覆蓋率達到85%以上,山體水土流失治理實現全覆蓋,城市安全指數進一步提升。
理水,一江清水穿城過
通過恢復湟水河有機連通的“網狀”水系格局,增強濕地對河水、雨水和中水的凈化能力,提升濕地控沙能力,實現“藍綠交織,清水入湟”的建設目標。打造高原水城,構建健康活力水生態系統,經過建設治理,試點區內各水系水質狀況穩步提升,2019年湟水河試點區段出境斷面各水質指標均優于2016年,試點區水面率由2016年的4.4%提高到2019年的4.73%;
潤城,城市更加宜居
打造幸福城市,改善人居環境,增強百姓獲得感,通過排水管網梳理和修補,實施了虎臺二巷等一批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完成市委黨校、西站二巷等7處內澇點治理,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實施了80多個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實現“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景美路平、設施完善”的海綿民生目標,10萬余居民直接受益。同時,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試驗,培育了一批海綿建材企業,有力地帶動了本地綠色產業的發展,為在全域內推廣海綿城市建設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