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縣住建局審查通過了《蒼南縣城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該規劃重點范圍為靈溪鎮中心城區,包括老城區、新區、工業區、站前區、江南新城及新規劃的江南山水城,總用地面積約38.7平方公里。根據規劃,我縣將采取新區目標導向、老城區問題導向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成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到2030年,蒼南縣城建成區50%以上都將變身“海綿”。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海綿城市主要有四大功能:增強水安全保障、環節水資源短缺、改善水環境污染、恢復水生態良好。
會議邀請了省市縣專家蒞臨指導,設計單位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作專題匯報。縣發改、財政、住建、國土等部門負責人及專家組做專業審查,對方案發表意見。專家組指出,蒼南現狀已符合海綿城市建設國家標準,海綿城市設施對雨水的收集與利用,對于緩解城市用水壓力、避免城市內澇災害、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