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獲悉,8月1日,山東省住建廳印發《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貫徹落實實施方案》。《攻堅方案》明確,2017年12月底前,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60%以上,濟南、青島2市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
濟南、青島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
按照《攻堅方案》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山東省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60%以上,濟南、青島2市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東營、濟寧、威海、萊蕪等4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
2017年12月底前,膠州、即墨、滕州、龍口、萊州、萊陽、海陽、安丘、昌邑、青州、高密、壽光、鄒城、新泰、乳山、樂陵、禹城、臨清等18個縣級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60%以上。
全面封堵非法設置入河、入海排污口
各市結合全面落實河長制,組織對轄區內向河流、湖庫、渠道、海洋等水域排放污水的入河入海排污口開展全面排查,逐一登記造冊、建立清單,按照“一口一策、一口一檔、一口一標識”的要求,分類提出處置措施,切實封堵一批、整治一批、規范一批。
2017年8月底前,各市全面完成排查工作,建立入河入海排污口登記臺賬;9月底前,各市編制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綜合整治方案;12月底前,全面封堵非法設置入河、入海排污口。
改造城市雨污合流制管網200公里以上
加快城鎮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各市制定城市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方案,排查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覆蓋盲區,加快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改造,2017年8月底前,將方案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12月底前,改造城市雨污合流制管網200公里以上,濟南、青島兩市率先完成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
配合環保、國土、水利等部門完成全省城鎮及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2017年12月底前,滕州市荊泉、滕州市羊莊、肥城市城區、東平縣城、寧陽縣胡中屯、成武縣東郊水廠等6個尚未完成劃定的水源地要完成保護區劃定并按規定程序報批。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