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正式開幕,市長楊雄作政府工作報告。
楊雄說,2016年,在農村環境整治方面,上海加大整治力度,完成涉及5萬戶的村莊改造、3.3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上海還全力推進“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完成前兩批28個市級地塊和258個區級地塊的整治,區域環境顯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提前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完成6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1456家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新增新能源汽車4.5萬輛,并修訂空氣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
水污染治理方面,上海已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完成155公里河道整治、3048公里中小河道疏浚,完成5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水污染聯防聯控。新增100萬戶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綠色賬戶”。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從三方面著手2017年工作: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成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生態空間建設。
上海市政協委員沈欽華解讀,這意味著今后的企業引進、發展首先需要樹立的是環保意識。
“天藍、水清、山綠意思就是我們要樹立一個環保的意識,現有的所有引進工廠都要有這個意識,不是說這個工廠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效益,我們就可以向它傾斜,把環保的這個元素加進這個考慮范圍內,而且比重很高,”沈欽華在上海兩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上海將大力發展九大產業,不符合要求的污染企業將受到限制,“我們需要一些引進高科技企業,而不是勞動密集型、環境污染型企業。”
在完成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7年將推進中小河道綜合政治,加大截污納管力度,完成雨水泵站、污水處理廠改造,落實河長制,基本消除全市中小河道黑臭。
沈欽華表示,落實河長制意味著追責到人,是高效的追責機制,“現在我們國家所有的河道都有河長,這樣其實就是建立了一個高效率的追責機制,職責到人。比如這條河是王某某管,那么以后王某某就是這條河道的河道長,如果這段河有什么問題,就直接打電話找到這個人,追究他的責任。”
在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上海將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低效建設用地減量7平方公里;深化碳排放交易試點;加強海洋資源開發保護;新建23個區域排水系統,消除中心城區排水系統空白點。而對于加強綠色生態空間建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推進新建林地、綠地、城市綠道、立體綠化等措施。
沈欽華說,未來使用土地將充分考慮節約用地,將浪費的土地還以綠化。
“比如有些不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企業,占地面積大,房子建得矮,浪費土地,那么我們就應該讓他們把房子建的高一點,壓縮占地面積,那么退出來的土地我們就可以建綠化。”沈欽華表示,“在用土地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怎么樣能把污染對土地資源的影響降到最低,有效比最高,投入少、損耗低。對已經占用土地的污染情況,我們去壓縮它的使用面積,或者將它遷出去。我們上海未來發展有九大產業,符合的就繼續支持,不符合要求的都要這樣操作。”
此外,針對深化碳排放交易試點,沈欽華認為,根據國家的要求,未來碳排放量要減少,多消耗的碳排放要有成本支出,“有這樣的懲罰機制和經濟調節機制來減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