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環保局獲悉,今年1至6月,滇池外海與草海水質均達V類,其中外海和草海各有一個月水質達Ⅳ類,均為輕度富營養。與去年同期相比,滇池草海與外海水質類別均由劣Ⅴ類轉為Ⅴ類。其中,草海營養狀態由去年同期的重度富營養轉為輕度富營養,水體透明度上升52.6%。
今年以來,昆明市堅持突出重點治理滇池,實施“六大工程”,保護和治理成效明顯。截至目前,截污治污系統基本建成,通過遏制增量、削減存量,入湖污染物大幅減少;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全面開展,全面實施35條主要入湖河道綜合整治,河道清淤101.5萬立方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收效顯著,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水質明顯提升;建成885個村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立農村垃圾“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置”的運轉機制,農業農村面源治理取得成效;建成湖濱生態濕地3600公頃,流域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線鲃等土著魚類、鳥類重新出現。同時,在滇池草海、外海18平方公里范圍內實施底泥疏浚,完成底泥疏浚1213萬立方米,開展生物治理和藍藻清除等內源污染治理工程,不斷削減滇池內源存量污染。
外海水質監測情況顯示,上半年與去年相比,水質類別由劣Ⅴ類轉為Ⅴ類,其中一個月達Ⅳ類。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滇池外海水質類別為Ⅴ類,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9.5,營養狀態為輕度富營養。與去年同期比較,營養狀態由中度富營養轉為輕度富營養,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2.6%。
同比去年上半年,滇池草海水體透明度上升52.6%。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草海水質類別為Ⅴ類,其中一個月達Ⅳ類,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9.5,營養狀態為輕度富營養。與去年同期比較,草海水質類別由劣Ⅴ類轉為Ⅴ類;營養狀態由重度富營養轉為輕度富營養,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15.1%。主要污染物氨氮、葉綠素a、化學需氧量、總磷、高錳酸鹽指數、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平均值分別降低68.6%、66.5%、64.8%、47.4%、40.4%、38.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