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檢驗中線工程的綜合應急能力,24日南水北調進行了首次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實戰演練。此次演練實現了“全流程、真動作、實檢驗、不斷水”,沒有影響沿線正常供水,將斷水風險和持續時間降到最低,將退水影響降到了最低。
“中線工程全長1432公里,沿途有1200多座橋梁,調水風險不可小視。一起局部事故,就可能造成全線斷水的系統性風險。通過實戰演練,提高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能力,從而保證工程運行安全、水質安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鄂竟平說。
據鄂竟平介紹,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已向北方調水超過32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000多萬人。在北京,城區供水中超過70%是南水,供水安全系數由1.0提高到1.2;天津中心城區生活用水全部切換成南水,超過800萬人受益;河南省南水供水范圍涵蓋了11個市,受益人口1600萬人;河北沿線大中城市供水保障率明顯提升。南水北調中線成為沿線許多城市的主要水源,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