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推廣運用PPP模式再次邁出“破冰”之步,日前,鄭州市首個以PPP模式開展的特大型重點工程——107輔道快速化工程PPP項目發布招標公告。“為了穩步推進這一PPP重點項目,我們嚴格項目準入機制,全面評估論證項目實施方案、采購方案,保證項目全過程合法依規,嚴謹細致。”鄭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數月的緊密籌備,目前該項目采購工作正式啟動。
今年4月,鄭州市以推介會的形式,面向全國推介首批32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鄭州市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建設,鄭州市政府及相關投融資公司分別與意向社會資本簽署10個框架協議,現場簽約鄭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等7個PPP項目,總投資353.8億元。此舉標志著PPP模式在鄭州全面啟動實施。鄭州市PPP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認為,PPP模式不僅是融資手段,更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激發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抓住國家推廣PPP模式的契機,就能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支持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為加快PPP項目推廣運用,規范PPP項目運作流程,鄭州市探索形成PPP模式“1+2+1”政策體系,出臺了《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實施意見》1個主文件,《鄭州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鄭州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實施指南》2個配套文件以及《鄭州市政府2015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工作推進臺賬》。
“1+2+1”政策體系明確了PPP項目征集遴選機制,項目評估論證和實施方案編制、評審程序;規范了合作伙伴選擇方式和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機制;完善了特許經營、價格調控、資金補助、財稅支持、項目審批等多維度相關配套政策;明確了項目推進機制、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和時間節點,為鄭州市全面推廣應用PPP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據悉,鄭州市提出了推廣運用PPP模式的“三部曲”,其步驟是:2015年~2016年選取軌道交通、供水、污水處理等收費定價機制透明、有穩定現金流、市場化程度高的項目進行試點探索,初步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制度體系;2017年實現智慧城市、體育、醫療、養老服務設施等適宜社會資本參與領域的“全覆蓋”,形成運轉流暢的投資、建設、運營市場化體系和投資、補貼、價格等政策要素協同機制;2018年建立完善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制度體系,構建形成多元化、多層面、多渠道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格局,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