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大家都管住自己的手,下暴雨時的漬水會少一些——這是真的,不信你看:這幾天江漢路一年一度的大疏撈,掏出了10大桶竹簽。
江漢路步行街的雨水溝壁疏撈工程持續(xù)了三天,保潔員共撈出10大桶垃圾,其中多數(shù)是竹簽和塑料袋,其次是煙頭紙屑。
昨天中午,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保潔員們用鐵片等工具,將附著在溝壁的淤泥雜物慢慢挪移到平均僅20厘米寬的出口處,然后趴下身子,用手一把一把抓出來。
從現(xiàn)場垃圾成分看,除了黑色的淤泥,大部分是竹簽,保潔員說,這些東西最容易造成阻塞。江漢路步行街的雨水收水縫從江漢四路蜿蜒到江漢關(guān),全長總共近2000米,由于溝壁窄小,一般疏撈工具無法施展,筆直一點的地方,運用高壓水槍沖洗溝壁,但很多彎彎曲曲的溝壁沖洗不到。
記者將整個步行街走完,街上有門店的售賣燒烤的門店不過數(shù)家,但保潔員說,附近有些流動攤和夜市,也賣燒烤和鹵煮,會產(chǎn)生竹簽垃圾。
昨天下午4點左右,在步行街江漢二路口守候1小時,先后有百余人手拿燒烤或鹵煮串串邊走邊吃,多數(shù)人會將竹簽扔進路邊果皮箱,但也有少數(shù)人隨手扔在地上,保潔員來不及清掃的,就被踢進排水溝縫隙。
一位在步行街工作7年的保潔員說,落進溝縫的竹簽,多是逛夜市的人隨手扔掉的,被風(fēng)一吹,或者下雨水流沖擊,就容易進入溝縫。
今年7月,武漢街道上出現(xiàn)的漬水情況,在江漢路步行街出現(xiàn)了兩個小時,比起其他地方,算是很短的,而且也與江漢路排水道狹窄彎曲有關(guān)。這一情況,比起前兩年,也大有好轉(zhuǎn)。
近年來步行街改造,大多數(shù)燒烤店家已經(jīng)遷走,保留的只是小部分,但夜市和流動攤?cè)圆簧伲叫薪植扇≡黾颖嶎l率和增設(shè)果皮箱等措施,竹簽數(shù)量相比前幾年,已經(jīng)減少四成。
步行街工作人員提醒市民,不要將雜物扔進或踢進步行街沿街的溝縫中,以保持江漢路步行街“腸道”的干凈整潔,這樣下雨天排水會更順暢。
保潔員在雨水溝里疏撈出大量竹簽、煙頭、塑料袋等堵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