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之后,核心區的處置和清理工作每一天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最近幾天接連而來的降雨,也讓現場的雨污水排放和檢測工作一直繃著一根弦。無論是第一時間封堵排水口、筑起圍堰,還是協調聯系物資,這些離現場最近的工作者,在各個污水處理監測點流動辦公,像堅守的衛士,不讓一滴受污染的水流出。

郭俊生每天都要不斷協調各個污水監測點的物資籌備工作
20多天看守污水口 14個小時籌集13車水泥
“警戒區是爆炸點3公里以內,環保部門設置了23個地表水監測點位和17個雨污水監測點位,這些地方就是我們要重點巡查的。”在海港6號路和東海路交口附近的一個雨水泵站外排明渠,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見到了郭俊生,青色的胡茬和憔悴的面容告訴我們,老郭已經連續工作好幾天了。
“20多天了,大伙和我一樣都沒休息,每天圍著幾個重點的雨水口和污水口轉。”今年58歲的郭俊生是天津港集團環保衛生管理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事故發生之后,天津港要組織一支流動巡查隊,平日里坐辦公室的郭俊生毫不猶豫報了名。爆炸發生后不久,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幾個監測點位上檢測出了氰化物,因此必須對排水口進行封堵,對污水進行破氰處理,郭俊生和巡查隊另外3名隊員的工作就是為各個監測點聯系協調污水處理的配套設施。
“環保部門有專業人員處理含有氰化物的雨污水,但是破氰裝置需要用電,我們得幫著安裝、接電。另外,還有最重要的封堵工作,必須得有足夠的砂石料。”老郭說,“我們每天一邊在各個雨污水處理點位巡查,一邊隨時待命,哪個部門需要水電我們就給他協調安裝,哪個部門要機械設備我們去給他聯系解決。”
“最著急的是爆炸發生之后的那幾天。”老郭回憶,“就是在現在這個點位,13號下午我們接到通知,指揮部要堵這個污水口,需要大量砂石和水泥,而且第二天上午8點就要。大伙是連夜聯系水泥廠和石料廠,我一個晚上就打了三四百個電話,水泥砂石連夜運來,到了警戒區大卡車還進不來,我們又到處打電話,聯系車從6號卡子口運進來。第二天堵這一個污水口就用了13車水泥,砂石料用了多少噸已經算不清了,我就記得一直在打電話聯系,一直在幾個要封堵的雨污水口之間跑。”

位于新港六號路上的一處雨污水監測點
雖說巡查隊不是直接去處理污水、封堵排水口的人,但是郭俊生覺得,他們的工作也很重要,為那些與危險品直接接觸的工作人員服務,就是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說實話,大伙心理壓力也很大,我們真是什么也沒有,就靠兩張嘴皮子到處聯系廠商。那幾天的情況很緊急,及時堵住污水是最重要的任務??吹侥切╆J火海的官兵們都準時到位了,我們更加不能拖后腿,不能耽誤整個救援進度。那個時候大家心里想的都不是要盡力怎么樣,而是必須按時完成任務。”
冒雨封堵圍堰排污口
最近幾天降雨頻頻來襲,這也給核心區域的清理工作加了砝碼。“降雨會讓污染物質隨水流擴散,所以必須將這些污染物封堵在里面。”天津港環保衛生管理中心主任張順國說,“在原有圍堰搭建好后留了5個臨時出口,是為了使核心區域清理出來的物品可以運送出來。”

環保部門設置了23個地表水監測點位和17個雨污水監測點位
8月31日開始,天空開始斷斷續續地下起了雨來,而轉天雨就更大了。這一情況牽動著所有人的心。“我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圍堰,必須趕快將其完全封堵上。”張順國說,當時流動巡查隊就冒著雨趕到圍堰的地方,僅僅花了半個小時,就將圍堰全部封實。“除此之外,為了防止其他受影響區域的雨水外溢,我們還加了臨時泵。那幾天,事故影響區域的排水量就達到了40萬噸。”
當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問道:“不擔心污染物會粘到身上嗎?”張順國和老郭都笑了,“那時候顧不上了。也會擔心吧,但是總要有人去做。想想那些每天都在核心區和危險品近距離接觸的人,我們更不會有什么怨言。”他們說。
雨污排放口全部封堵以后,這幾天流動巡查隊的工作也不能掉以輕心。老郭說,這段時間雨水多,必須每天反復檢查雨污水口水位情況,“封堵口有沒有溢出,是不是漏水,是巡查的重點,萬一沒仔細看,疏忽了裂縫或者漏水口,大家前幾天的工作就都白干了,后果也不堪設想,所以一絲一毫都不能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