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高唐縣清平鎮迎來入汛以來首場較大降雨,據聊城市水文局監測,清平鎮24小時最大點雨量達到150毫米。“2013年夏天,也是下這么大的雨,那時地里溝子不通暢,積水很難排出。雨下得又大又急,地里積水不說,村里都有了半米深的積水,俺們村受災嚴重,村民可遭了殃!可今年這場大雨,地里排水順暢,一點積水也沒有,這多虧了縣里建的‘三年會戰’工程!”近日,該鎮前辛村村民梁洪巖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
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連續出現強降雨,由于部分排水溝渠淤積堵塞、排水不暢,致使局部農田受災較嚴重。聊城市自2013年起實施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年會戰”,通過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恢復、完善全市排澇工程體系,建立起功能完善、排水順暢的農田排水工程體系。以高唐縣為例,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對縣、鎮、村三級溝渠進行了清淤治理。如今村民梁洪巖家地頭的“竹節溝”、“斷頭溝”不再見蹤影,只見地頭有排水溝,溝子連著不遠處的十里支渠,十里支渠又通往排水主干道徐干渠,真正實現了“地通溝、溝通渠、河渠相連”。
據了解,聊城市水利部門在“三年會戰”前期工作中堅持做到三個反復:反復實地勘察、反復征求群眾意見、反復研究論證,確保工程符合群眾利益和需求,自2013年以來,已治理溝渠2066條,疏浚長度409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