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生態環境規劃(2015-2030)》(以下簡稱《規劃》)、《東莞市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計劃(2015-2017)》、東莞市都市現代漁業獎勵資金有關管理辦法等。
2020年地表水功能區水質100%達標
《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生態環境規劃(2015-2030)》(以下簡稱《規劃》)涉及水鄉經濟區“10鎮1港”,總面積510平方公里,近期到2017年、中期到2020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規劃》對水鄉生態環境保護各項目標予以明確。在水環境保護方面,提出2015年前建設完成一鎮一座污水處理廠,2020年實現區域內地表水功能區水質100%達標,2030年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大于40%,建成潔凈美麗的特色水鄉。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到2017年,建立水鄉經濟區土壤質量數據庫,開展治理與修復示范區,遏制土壤污染上升趨勢;到2020年,全面實施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麻涌新沙將實施紅樹林營造工程
《規劃》提出,在水鄉重塑基塘農業保護區。劃定一定比例的基塘農業保護區,將果樹種植和魚塘養殖相結合,重現蕉基魚塘、果基魚塘等嶺南農業生態模式。同時,規劃水鄉果林保護區、建立濱海漁業基地和自然保護區、打造現代農業生產與科研基地。
此外,開展紅樹林營造工程。麻涌新沙現有連片淤泥海灘,總面積約200公頃,自然條件良好,適合紅樹林生長。規劃在此實施紅樹林恢復工程。
規劃還提出,構建水鄉濕地公園體系。包括自然保護型濕地公園、科普教育型濕地公園、都市休閑型濕地公園、水產養殖型濕地公園。同時,建設特色城市公園體系。
袁寶成強調,水鄉環境保護要強化科技支撐。要積極引入好的環保技術、項目,做出示范產業;要重視生態治理,而不是簡單的上馬工程。
關鍵詞:高新企業
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100家
《東莞市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1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數量達到8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境內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數量達到20家以上,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0%以上。
主要任務是,引進、培育、孵化,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包括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招商,加強融資、用地、人才、研發、專利保護等方面的扶持。其中,東莞將對首次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當年通過復審或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進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予以一次性獎勵;全市每年安排10%的新增用地指標,優先滿足此類企業落戶或增資擴產。
實施“萬家中小企業高企培育計劃”
根據《行動計劃》,東莞將實施百千萬培育工程。實施“外資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以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稅率為契機,加強企業走訪和一對一輔導工作,提高外資企業申報高企的積極性,爭取三年新增認定外資高企達150家以上。實施“千家規上工業企業高企培育計劃”,以加大規上工業企業R&D投入審核為契機,完善企業研發投入專賬管理,爭取三年新增認定規上工業高企達150家以上。實施“萬家中小企業高企培育計劃”,以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為契機,從認定的高成長型中小企業中篩選、輔導,爭取三年新增認定小型高企達150家以上。
議題點擊
兩企業獲批產業轉型升級基地開發企業
會議批準廣東智匯谷實業有限公司和東莞市鳳崗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基地開發企業。
廣東智匯谷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元,全面負責智匯谷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和運營。智匯谷產學研基地的選址位于東莞市清溪鎮羅馬片區,總占地面積約778畝,總投資約25億元,建設總周期約7年,年產值預期約為4800萬元/公頃。
東莞市鳳崗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在鳳崗開發的“鳳崗天安數碼城”項目總投資人民幣62億元,項目規劃總面積38.61萬平方米,年產值預期為3.6億元/公頃,整個項目計劃5-8年內建成并運營成熟。
兩家公司投資均符合相關認定標準,獲得市產業轉型升級開發企業準入資格。袁寶成強調,要做好政策配套工作,加強跟蹤督查,確保落實投資計劃。
高標準魚塘整治將獲1500元/每畝獎勵
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市都市現代漁業獎勵資金有關管理辦法,設立了5項財政獎補政策。其中,對常規標準化魚塘整治給予每畝800元獎勵,高標準魚塘整治給予每畝1500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省、市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水產良種場稱號的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此外,每年安排100萬元設置漁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100萬水產良種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用于良種選育和技術跟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