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時候能吸水,干旱的時候再把水“吐”出來,使生態得以循環。這就是建設海綿城市、讓城市回歸自然的一個重要途徑。從今年起,宿遷市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作為試點項目之一的財政廣場近日也順利竣工,并具備了“海綿”功能。
10日中午,記者在市區財政廣場看到,漫步道、塑膠廣場、休憩廊架已經修建完畢,公園的東北角還修建了一個兒童娛樂場,即使是中午時分,還有三五個孩童在玩著滑梯。但是就在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樹林。
為了更好地服務周邊居民,我市對財政廣場進行了升級改造,主要是通過優化植物配置,增加花灌木及地被,豐富景觀層次,打造舒適宜人的林下空間。公園改變了過去過度密集的喬木,把公園更多的林下空間向市民開放。在原有交通系統基礎上,打造便捷的人行流線,建設休憩廊架、漫步道、塑膠廣場、木平臺等。最主要的是,作為我市打造‘海綿城市’的一個試點工程,財政廣場在改造中建設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具備“海綿”功能,能實現“吸吐自如”。
據了解,今年初,我市首次提出要把宿遷建設成為一個“海綿城市”。記者也了解到,我市目前擁有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公園還有不少,項王橋橋頭公園、運河公園、九鼎公園和微山湖路都擁有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