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水城建設再添新景。記者17日獲悉,歷時1年半緊張施工,日前,鑒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二期宣告全部完工。
鑒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二期東起偏門橋,西至漓渚鐵路橋,全長2.15公里,于2012年12月底開工。綜合整治面積25萬平方米(包括水域面積13萬平方米),投資3.5億元。工程以接續山陰道上畫境、重塑鑒湖沿岸詩意、打造“江南文藝復興示范區”為主題,沿線建設鑒湖文化創意園,修繕馬臻墓、馬臻廟、傳統民居等,建成飛虹近月(跨湖新橋)、山陰古街(古山陰道)、南山畫界(微縮鑒湖)、湖山太守(馬臻墓)、青烏剪凇(水陸碼頭)等十景。
其中微縮鑒湖拱繞馬太守墓,連通鑒湖,“既凸顯了鑒湖作為紹興母親湖的重要性,又表達了對鑒湖之父馬臻的崇敬和懷念。”市河道綜合整治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有關人員介紹,“而人行橋跨湖新橋跟二期核心區的很多建筑一樣,都采用中國美院王澍教授的雙曲屋面造型,很好地體現了江南水鄉湖水蕩漾的獨有風韻。”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外墻用到的很多青磚灰瓦,來自一些被拆除的違法建筑,體現了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的建筑思想。
鑒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是市重點實事工程和民生工程,也是“雙百雙千”工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共分三期,其中一期(漓渚鐵路橋至壺觴大橋)于2011年9月完工。三期位于勝利西路北側三山附近,目前已開始方案設計、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該工程將以陸游故里恢復重建為重點,旨在弘揚紹興市先賢、南宋偉大詩人陸游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其成為繼魯迅故里之后的又一張紹興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