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掘出的陶片

凌家灘遺址

發掘現場
5月17日,記者從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發掘現場獲悉,備受關注的凌家灘遺址第六次發掘已經啟動。前五次的發掘范圍主要是以墓地為主,而第六次發掘重點側重于了解凌家灘先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
不想受到外界“打擾”
1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含山縣銅閘鎮的凌家灘遺址,看到此次發掘現場位于第五次發掘西南側百米左右。在考古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民工正小心翼翼地取土,不時會發現陶片等“寶貝”。工作人員將這些“寶貝”裝入塑料袋,注上標記。
發掘現場,記者幾次試圖了解此次發掘工作相關情況,工作人員均表示回避。
隨后,記者與負責凌家灘第六次發掘工作的安徽省考古所吳衛紅主任取得聯系。吳衛紅主任說,他們想安靜地做好發掘工作,不想受到外界“打擾”。
5300年前就會防洪排水?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在凌家灘遺址第六次發掘之前,省文物考古所對含山縣凌家灘環壕遺址進行首次發掘,于4月23日結束。這次考古發掘中,出土大量陶器碎片和動物骨骼,并在地下1.5米處發掘出深淺不一的凌家灘文化層,發現大量紅燒土。
凌家灘環壕遺址是與凌家灘祭壇西段直線距離500米處的一段壕溝,長30米,寬2米。據介紹,環壕在古代具有防洪、排水等功能。環壕遺址的發掘或許驗證,5300年前,凌家灘先民就懂得了防洪排水。
或將破解先民生活之謎
凌家灘遺址第六次發掘究將會有哪些新期待,有望解決什么課題?面對記者的提問,吳衛紅主任婉拒了記者的采訪。不過,記者注意到,此前吳衛紅主任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在前幾次發掘中,對墓葬區發掘比較多,而關于凌家灘先民生產和生活狀況基本是空白,他們希望在第六次發掘中能夠發現凌家灘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比如,凌家灘先民居住什么樣的房子?農業種植什么?凌家灘玉器在哪里生產、怎樣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