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張家口市水務局在民生水利工程建設中,全面推行“群眾主體工作法”,讓群眾了解、參與、監督民生水利工程,切實增強服務民生的實效。
廣泛調查民生水利工程現狀、群眾訴求。市水務局制定了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及早發現工程建設相關問題,提前做好群眾工作,將矛盾化解在建設前。為切實推進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市縣工作人員深入各項目縣區,對列入省350個重點村飲水情況進行詳實摸底調查,為有針對性開展工作提供了依據。
尊重群眾意愿,讓群眾廣泛參與。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庫除險加固等小型水利工程實施前,制定工程建設方案必須在群眾代表中討論,并與村簽訂施工合同的規定。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鼓勵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參與高效節水工程、飲水安全工程等工程管護,保障工程質量、安全和效益。將張北和赤城作為試點縣,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個人參與水利設施管護的研究和探索,取得經驗后將在全市逐步推廣。同時,他們還確定群眾代表為義務監督員,負責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的工程監督,并將全市農業節水、飲水安全、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保治理等工程建設情況,及時在部門網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