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斷水6個月的京密引水渠開始水流潺潺。北京青年報記者30日從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獲悉,為迎江水進京,河北開始停止供水。而密云水庫調蓄工程涉水工程部分全部完成驗收,京密引水渠恢復正向輸水功能,密云水庫在江水進京前的這段日子將通過京密引水渠供應市區用水。據悉,密云水庫調蓄工程將在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實現反向輸水功能,在江水進京的前幾年,京密引水渠將時時“上演”水往高處流的景觀,以“喂飽”位于上游的密云水庫。
京密引水渠恢復通水
30日,在懷柔區廟城鎮西臺上村的京密引水渠段,北青報記者看到,渠道里水流歡騰、水質清澈,兩岸的護砌明顯透著“新鮮”。原來,因為南水北調配套密云調蓄工程的施工,京密引水渠已經斷水6個月,而就在上周,經過清淤、加固、重建等工序,該工程的涉水部分全部完成驗收,京密引水渠恢復供水,其輸水的安全性得到加強。
“這里流的就是密云(懷柔)水庫的水。我們就是要趕在河北停止供水之前讓京密引水渠具備正向輸水能力。”該工程項目部部長張國宇指出,為迎江水進京,一直在引河北水進京的各處管道、設施要進行檢修,“本月15日,河北水就開始陸續減流直至斷流,密云水庫在江水進京前就要承擔起向市區供水的任務了”。
回補密云水庫 水流“爬高”133米
據介紹,南水北調配套密云水庫調蓄工程起點為團城湖調節池,終點為密云水庫,全長103公里,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江水進京后,沿京密引水渠向密云水庫反向輸水,回補水源。水往低處流本是自然規律,而要讓水往高處流,就要借助外力。“我們是在現有的京密引水渠上新建9級提升泵站,水流就可以‘爬高’133米后,喝進密云水庫的‘肚子’里。”密云水庫調蓄工程技術人員周鑫解釋道。
據了解,9級泵站,揚程各不同,從團城湖調節池出發后的第一個泵站屯佃泵站揚程最低,為1.08米;最高揚程為雁西泵站,達到56.2米。值得一提的是,從懷柔水庫至終點密云水庫,并未采用沿明渠布置泵站提水的方式,而是新建了22公里直徑為2.6米的輸水管道,只在管道兩端加設了兩個高揚程泵站。“這是從經濟以及效率方面的考慮。這段22公里的路程,高度落差將近30米,如果仍采用沿途加泵站的方法,需要建10座,而每座泵站的造價很高,而采用新建輸水管道,經濟成本會大大降低,還不用征地、拆遷。”周鑫解釋道。
“滋補”江水 統一調度
那么泵站將如何才能使水往高處流呢?北青報記者在西臺上泵站的施工工地看到,泵房主體正在做鋼筋結構的綁扎等,旁邊的渠道中間,一道閘門塔樓的模樣已經清晰可見。渠道開出兩條通道通向工地兩端,都被裝上了圍堰。“這就是泵站的進水道和出水道。平常閘門開啟,一旦要開始反向供水,閘門閉合,截斷水流,泵站啟動旋轉,將下游水流吸至進水道,再通過虹吸式出水流道的‘吸附’,將水吸到高點,再通過出水道,完成一次‘爬高歷程’,向上游流動。”周鑫說。
作為施工進度最快的西臺上泵站,6月初就將完工。而整個調蓄工程也將在年底前主體工程完成,實現反向輸水功能。據悉,屆時將建調度中心,9級泵站實現統一的遠程調度。
據悉,江水進京,本市年均接收量為10.5億立方米。但初來京時,市區可能還暫時無法消化和儲存全部的江水,這時就需要啟動反向輸水,“滋補”密云水庫。“這樣,京密引水渠將會時不時上演水往高處流的景象了!”周鑫笑著說。據悉,長江水回補水庫后,其平均運行水位將由目前的138米上升到152米左右,水庫庫容預計在三年內有望從目前的10億立方米回升到2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