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臭水
啤酒廠排臭味液體,下游不遠處水廠取水供渾水
水廠供水的渾濁度,超過安全飲用水標準喝渾水
火車站每天向近四萬乘客及周邊居民供水
達州火車站,中國鐵路網絡的次級鐵路樞紐,日均100趟列車過境,發送旅客近4萬人,是西南地區發送旅客量僅次于成都、重慶、貴陽的第四大站。然而,過境100多趟旅客列車,近4萬旅客卻一直喝著未經檢測的自來水。
2012年10月中旬,重慶供電段達州給水所自建自來水廠(達州火車東站水廠),為過往達州火車站的列車加水。該水廠的取水點遠離達州市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直接在州河排污點下游的河段取水。2008年,啟動建設水廠時,供電段未取得《城鎮供水運營單位運行評估考核合格證》,以及住建部門相關手續,“基本可算作違法建筑物”達州市住建局城市建設科相關人員說。
取水
水源地地處排污點下游
近日,達州本地論壇上出現一網帖稱,達州市肖公廟一水廠有條排放污水的暗管,長期向州河排放黃色、白色有臭味液體。
經調查,管道是某啤酒制造企業安裝的排污管,用于排放生產廢水,因未達到排放標準,在夜晚偷偷向州河排污。
記者走訪發現,距排污點較近的下游,有一處取水水塔,每日早晨和傍晚抽水。被抽取的河水沿鐵路部門鋪設的輸水管道,最終進入了達州火車站的東站水廠。
據達州市住建部門一文件顯示,2008年,重慶供電段達州給水所為解決城市供水無法滿足火車站使用的問題,在肖公廟翻胎廠修建取水泵房,直接從州河取水,并于2012年10月開始運行?;疖囌就瑫r還利用城市公共用水,向列車、職工家屬及周邊居民供水。
州河流經達州城區,曾為最大排污河,雖幾經治理,但能否作為自來水水源,至今仍沒有權威部門給出肯定回答。
“在排污如此嚴重的河段取水,處理后你敢喝?”州河沿岸居民說,州河因受上游污染,附近居民早已不在河里取水飲用。
這股河水經處理后,被直接送上火車,能否直接飲用,這是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
供水
每天向四萬人供飲用水
此前,達州市水利電力建筑勘察設計院受重慶供電段委托,做過一份關于給水所自建水廠工程資源論證報告書。而通川區水務局便根據此報告,同意給水所在州河肖公廟段取水,其取水規模為7233立方米/日,用以沖洗火車、為火車加水等。
據了解,達州火車站的日均過往100趟客車,日均發送旅客3至4萬人次,都需飲用給水所水廠生產的自來水。
達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西外營業所主任龔志富說,2012年,給水所自建水廠前,火車站的供水是西外營業所負責。“火車站月均用水量9萬噸。”當自建水廠投產后,月平均用水量為4萬噸,“自建水廠成為主要供水源,城市公共供水成了補充用水。”
達州市衛生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給水所通過自建管道將城市公共用水與自建水廠生產的水進行混用。
火車東站水廠工人證實,水廠在翻胎廠取水點共3個取水泵,經水廠處理后,這股自來水會和城市公共用水一起注入到火車站的兩座高位水塔內。之后,兩水塔再供給達州火車站辦公用水、列車乘客及周邊居民用水。
問題
水質不過關 50年前技術 渾濁度超標
記者從火車東站水廠獲得一張水廠運行的《凈水廠工藝圖》,上面清楚地標示出水廠從取水到為列車水箱加水的整個流程。
該水廠一車間工人介紹,從水源井取出的水,將進行首次沉淀,再在穿孔旋流反應斜管沉淀池第二次沉淀,同時消毒處理,最后在過濾池和清水池中再次消毒后,直接放入高位水塔,加入火車站內的所有列車水箱內。
龔志富介紹,無論是為城市居民供水還是為列車加水,都必須經過過濾、沉淀、消毒和化驗等至少8道程序,才能作為安全自來水使用。該水廠的自來水處理工藝仍屬上世紀60年代技術,且該水廠內沒有專業的自來水化驗室。
“水廠須每日化驗水廠的進出水源,以確定水質情況。”龔志富說,可安全飲用自來水的渾濁度不能超過每毫升1度,“該水廠的處理技術較差,其渾濁度已超過1度。”
此種僅經過兩次過濾和消毒的水能否直接飲用?重慶供電段水電技術科工程師王建國說,水廠每日自行檢測出廠水的濁度和余氯,成都鐵路局疾病預防中心和供電段水電技術科會不定期用專業設備抽檢管網末端水的濁度和余氯含量。
達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水質檢測中心主任李莉君介紹,自來水檢測項目共106項,分別在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三個階段檢測。每日需檢測水源水和出廠水的濁度、余氯、色度等常規11項,管網末梢水每月抽樣檢測兩次。“少檢測一個階段,水都不能正常使用。”李莉君說。
手續不過關 無“一書三證”屬于違建
達州市住建局工會主席劉杰曾調查過該水廠,2013年3月,該部門做過一份關于達州火車站自建水廠相關情況的調查報告。去年2月,達州市住建部門曾組織衛生、環保等多部門到水廠實地調查。
“修建時曾取得過部分手續,但建設手續不齊。”劉杰說,給水所僅憑達州市水利電力建筑勘察院提供的一份論證報告書修建水廠。為此,住建部門曾多次讓給水所限期整改,卻未獲回應。
達州市住建局城市建設科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這份調查報告。文件中提到,按相關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以及在城市規劃區內管道線路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修建水廠前應該取得的《施工許可證》,然而給水所的水廠沒取得達州市住建局任何許可。
該工作人員表示,該水廠沒取得“一書三證”,即使建成仍算違建。
環保不過關 取水點河水 不適作水源
此外,達州市環保局環境影響評估科工作人員表示,給水所修建水廠和水塔時,環保局從未對其建設地點做環境影響測評,“若當時給水所要做環評,那么該座水廠無法修建。”
早在幾年前,城區原有的三個公共取水點就已統一搬遷到州河上游的羅江電站庫區。但是,給水所水廠的取水點仍在多家企業排污口下游取水,其不在一級水源保護區的范圍內。“這段河水根本不適合作為自來水水源。”該工作人員強調。
2013年4月28日,達州市住建局和環保局聯合發文,限定給水所1個月內整改自建供水設施,敦促補辦手續。給水所未理睬該份通知書,照常生產。追問
疑問1
自建水廠沒審批手續
2012年7月1日,省住建廳曾在《四川省城鎮供水排水運營單位監督辦法》中規定:從事城鎮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單位,由省住建部門頒發《城鎮供水運營單位運行評估考核合格證》。此外,新建供水運營單位還需由市、州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設備和水質評估考核后頒發《城市供水企業資質證書》。
在記者調查中發現,達州給水所除了沒有申請“一書三證”外,也沒有這樣的證書。
重慶供電段達州供電車間書記李聲文解釋:“自建的水廠屬襄渝二線工程配套設施,不知資質和手續,只有當時的襄渝二線工程指揮部了解詳情。”而這個指揮部早已在襄渝二線工程竣工時裁撤,無法查證該單位負責人。
疑問2
取水點的水質無保障
據了解,該座自建水廠僅有達州市通川區水利局出具的水資源論證報告,該報告論證的水廠取水范圍,是以吳家溝水廠原一號取水泵房為起點,向上1000米、向下100米內的水域,均屬一級水源保護區。
給水所的水廠沒按照這份論證報告取水,將取水點遷到距離水源保護區外895米處。
2012年4月,達州城市公共用水水源移至羅江口電站庫區,達州市政府已劃定庫區上游1000米和下游400米正常水位的水域是城市一級水源保護區,可作為自來水的取水點。
目前,給水所水廠的取水點距離城市一級水源保護區的取水水域相差有11公里多,在此之外的河段取水無法得到有效的水源保護,飲用水安全無法得到根本保障。
疑問3
水廠與城市供水混用
達州給水所將自建水廠的自來水與公共供水送至同一水塔,再向鐵路地區范圍供應,該行為直接導致達州火車站與城市公共用水混合。國家有關城市供水法規規定,禁止將自建設施供水管網系統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連接,若混用出現供水事故,不利于追查事故原因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