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市長張維國;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曹金萍;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丹江口市計家溝村村民辛喜玉;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南水北調分院副院長王雷;河南日報記者‘南水北調’移民精神事跡報告團成員趙川6位嘉賓,就“南水北調:清水滋潤京津冀”等話題做客“中國經濟網--中經之夜兩會特別節目”,與網友進行交流。
訪談中,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市長張維國介紹了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的情況,他說,已用半年的時間,集中把整個庫區所有庫地、要淹沒的地區進行全面清理,并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到去年底已具備取水條件。
今年的汛期以后,中線工程就可順利啟動,每年95億立方的水將源源不斷流向北方,水質穩定保持在二類水質以上。“南水北調工程之初對水質的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現在已經達標,而且比較穩定,水質完全可以放心。”
張維國強調,想要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水質保護等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現在正在抓緊組織。
目前湖北十堰基礎比較好,森林覆蓋率達61%,其中活林木的蓄積量超過了6300萬平方米。境內直接入庫的多條河流水質,目前僅有四條河流還沒有達標。 按照規劃,2015年底,水質要實現全部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