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赤岸鎮結合實際,以治污水為重點,投資2.3億元,開展水系生態修復、農村污水治理、工業污染整治、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提標改造、山塘水庫除險加固、河流治理及供水等‘七大工程’,以‘不留后路、不拖時間、絕不手軟、不走過場’的要求,鐵腕推進‘五水共治’,讓義烏的‘后花園’山更清,水更秀。”近日,提起當前的“五水共治”工作,義烏市赤岸鎮黨委書記王彧如是說。目前抓治水工作的緊迫感,來自于全市當下“五水共治”的艱巨任務,來自于誓將治水進行到底的巨大決心,也來自于早日還一河碧波于百姓的責任。
赤岸鎮被譽為義烏市的“后花園”,位于義南山區,地域面積廣闊。全鎮共有中型水庫兩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1座、10萬立方米以下的山塘99座,境內大小河流分布眾多,其中較大的河道有吳溪、龍溪、后龍溪、環溪等;同時分布著大小66個行政村和一些工業企業,這都給“五水共治”帶來了不少困難。
“面對治水的艱巨任務,沒有退縮,只有迎難而上。”王彧表示,近幾年,赤岸鎮在生態保護,尤其在治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農村污水治理,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等。目前,赤岸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五水共治”領導小組,實行書記、鎮長雙組長制,各班子成員為組員,并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面負責“五水共治”工作的協調、指導、宣傳和督查等工作。同時,實施了“七大工程”項目:投資4000萬元,重點實施環溪兩岸綠化景觀工程和西海50畝生態濕地進行修復和建設;投資4053萬元,重點加快赤岸污水處理廠調試投用和赤岸污水廠配套管網二期工程建設,去年底完成尚陽片區、西坑片區共計21個村莊的生活納管全長21.4km,完成東朱片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提標改造工程,與此同時,還投入近億元對農村污水面源污染、工業污染和中小河流進行清污清淤治理等。
王彧說,今年是“五水共治”全面推進之年,在春意躍動的節奏中,全鎮上下正以只爭朝夕的狀態,真抓實干的行動,紛紛出擊治污水。治水沒有旁觀者,人人都爭做倡導者、踐行者、引領者、捍衛者。為形成全民參與治水的良好氛圍,赤岸鎮面向全鎮66個行政村發出“五水共治”捐款倡議書,呼吁全鎮人民積極參與到“五水共治”行動中,為全鎮的治水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力爭年底前基本消滅五類水;到明年底,全鎮主要流域的水質都要達到三類以上。為此,我們周密部署,扎實推進,確保按既定目標完成任務。”王彧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