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20日從山西省水利廳獲悉,隨著“十一五”以來建設的35項應急水源工程于2013年全部投產達效,山西省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進一步增加,全省總供水量達到76億立方米,比2012年供水總量新增3個多百分點。
其中,張峰水庫年末蓄水量2.9億立方米,實現了向高平供水的目標,去年汛期累計調洪下泄水量3.1億立方米;松塔水庫年末蓄水量5300萬立方米,榆次供水管線全面建成通水,有力地保障了高校園區和晉中的城市供水;柏葉口水庫年末蓄水量3100萬立方米;和川樞紐輸水工程全年向臨汾盆地自流調水8000萬立方米;夾馬口北擴工程年上水4500萬立方米,完成實灌面積85萬畝次;北趙引黃工程年上水6400萬立方米,完成實灌面積80萬畝次。
與此同時,山西大水網建設、水庫安全和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等重點水利工程順利推進。大水網四大工程全面進入施工建設高峰期,2013年完成隧洞開挖105公里;列入中央規劃的98座病險水庫得到除險加固,16條中小河流得以全面治理;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64萬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5萬平方公里,累計治理度達到51%。
2013年,山西省農田實灌面積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新增實灌面積100萬畝,完成實灌面積2008.7萬畝,為全年全省糧食總產131億公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已經是在“十五”末1200萬畝實灌面積的基礎上,連續8年每年新增100萬畝農田實灌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