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柳州市衛生部門了解到,該市即將啟動飲水型氟中毒防治項目,通過實施多項措施有效控制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給居民帶來的危害。
融水苗族自治縣是柳州市惟一的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縣。病區分布在融水縣的兩個自然村,人數有1000多人。“有些人得了氟骨病,還有些人有氟斑牙。”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氟骨病是長期飲食含氟量高的水或食物而引起的慢性骨骼氟中毒,主要表現有腰腿痛、全身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骨骼變形等。氟中毒所導致的疾病是終生的,目前沒有特效藥。
盡管如此,氟中毒可以預防。根據自治區健康惠民工程的要求及《2013年度柳州市飲水型氟中毒防治項目實施方案》,柳州市有關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防治氟中毒。
在融水縣,在尚未實施改水工程的飲水型氟病區加大改水工作力度。融水縣有2個病區自然村,3個村屯配套了小型改水工程,基本解決病區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改水工程是指改變村民以前打井取井水用的習慣,采用集中式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和深井水。
融水縣已經實施了改水工程,但從掌握的情況看,仍有些人患上氟斑牙。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有部分村民依然繼續使用含氟量高的井水。衛生部門預計3、4月份到融水縣病區采集水樣進行分析,氟超標的水源屆時將被封起來。
已知的病區分布在兩個自然村,其他農村地區是否也存在高氟水呢?為此,疾控部門將開展農村居民飲用水高氟水源搜索。搜索的范圍包括全市10個縣區、2007年以來未進行過常規水質監測的居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進行摸底調查后,疾控部門將對目標工程各采集一份出廠水和2份末梢水進行水氟含量測定,根據結果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