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新時期環境保護的基礎和靈魂,牢固樹立“環境立市,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在今年召開的東營市第五次黨代會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建設經濟繁榮發達、城市秀美宜居、社會文明和諧、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標定位,堅定不移地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打上鮮明的生態烙印,奏響了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高度融合的恢弘樂章。
為加快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東營市將公共環境改善工程列為2012年全市30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0大民生工程之一。其大氣環境治理目標是確保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能見度大幅提升,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明顯增加,工業區域要消除異味污染,工業企業常規污染物、特征污染物廠界濃度降低20%以上。同時,確保境內省控河流水質穩定達到化學需氧量40mg/L、氨氮2mg/L以下;市控河流水質達到化學需氧量60mg/L、氨氮6mg/L以下。
實施碧水工程,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按照“治、用、保”的流域污染治理思路,落實“一河一策”的治污原則,逐條河流提出治理方案。啟動新一輪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承擔的預備河流域、織女河流域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及王道閘生態景觀河道治理工程、正和集團污水導流工程兩個示范工程。不斷加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東營市今年確定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有12座,目前利津縣環海污水處理廠、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已按期建成,其余在建污水處理廠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加快推進現有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從明年起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將從目前的一級B標準升至一級A標準。
強化能力建設,構建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實施數字環保“天眼”工程,投資1億多元建設環境信息監管平臺,實現了信息采集、存儲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環境決策的統一管理。建設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房16個,在全市2個監測站點安裝PM2.5空氣自動監測設備、3個監測站點安裝空氣自動能見度監測。61家廢水污染源和污水處理廠、45家廢氣重點污染源安裝自動監控設備,16家燃煤電廠全部建成脫硫設施并安裝DCS系統和自動監控設備。完善環境監管長效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風險源評估制度,建立并啟動環境夜查制度。完善應急管理體系,組織企業定期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