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一五”污染減排表彰暨“十二五”污染減排工作會日前召開,會議表彰了“十一五”污染減排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安排部署了“十二五”污染減排工作。西安市市長陳寶根指出,“十二五”是西安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把環境保護治理作為未來5年西安城市發展的重點工作加以落實,切實改善環境質量。
“十一五”投入減排專項資金6.28億元
“十一五”期間,西安市圍繞污染減排目標,積極實施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市以上財政累計投入污染減排專項資金6.28億元,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削減率分別為14.3%和22.2%,全市環境質量逐年好轉,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100%達標,市民對環境的滿意度逐步提高,“雙減排”受到了陜西省政府的表彰獎勵。西安市政府拿出320萬元,對48個“十一五”污染減排工作先進單位和82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為了全面完成“雙減排”任務,西安市成立了污染減排領導小組,建立了污染減排聯席會議制度,與責任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把污染物減排列為全市綜合性考核的關鍵內容。全市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的污染減排領導體系,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社會共同推進的污染減排工作機制,環保部門統一協調督辦、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污染減排管理格局,為實現污染減排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5年努力,西安市“十一五”期間減排監管能力明顯增強。依法取締1045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106家重點污染源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其中62家實現了與省、部平臺聯網;持續開展了整治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并將企業違法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環境監管初步實現了由單純依靠環保部門向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轉變,由單純依靠行政、經濟手段向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市場、法律、金融、技術等手段的轉變。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增量擴大減排形勢嚴峻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污染減排約束性指標增加為4項,即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同時,隨著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增大,西安“十二五”污染減排面臨巨大挑戰。
西安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分析說,目前,西安市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增大。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必然使城市骨架拉大、人口持續聚集,而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是以GDP和人口增速為基礎計算的。西安市確定的“十二五”經濟發展增速為13%。根據污染減排核查核算細則,預測“十二五”期間,全市將新增化學需氧量4.4萬噸以上、二氧化硫2.6萬噸以上、氨氮0.4萬噸以上、氮氧化物6.9萬噸以上,削減新增量的壓力遠大于削減存量的壓力。
同時,西安市結構減排潛力十分有限。目前,西安已基本完成焦化、電力等行業落后產能淘汰任務,結構減排主要集中在造紙和水泥行業。因此,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通過完善減排倒逼機制強化源頭控制
面對“十二五”嚴峻的減排形勢,如何做好污染減排工作?西安市積極對癥下藥,出臺減排措施。
“十二五”期間,西安市將強化源頭控制,發揮污染減排倒逼產業調整的作用,實現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標,把建設項目環評作為優化經濟發展的控制閥、調節器,嚴格環評審批和項目竣工驗收。禁止新建造紙、制革、焦化、皂素、漂染等高污染項目,現有企業不得再擴大生產規模;嚴格控制果汁、化工、酒精、釀造、油脂等產業發展規模。
同時,加大落后產能行業淘汰力度,加快水泥、造紙、電石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凡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嚴格控制國家和地區安排的投資項目,實行項目“區域限批”。超標排污企業以及對環境造成重大損害且限期內整改達不到排放標準的企業和項目,由有關部門聯動執法,嚴肅查處并實行停貸、停電、停運等措施。
據了解,未來3年西安市將建成8座污水處理廠,到2015年,建成60個重點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完成建成區雨污管網分流工程。2012年1月1日起,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從一級B提升到一級A。提升其氮、磷去除效果,并繼續擴大污水回用規模,到2015年使全市中水回用率達到20%。
此外,推進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工程減排,全市所有火電廠在役機組2013年前要全部安裝煙氣脫硫、脫硝設施,非電規模以上鍋爐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脫硫工程建設。圍繞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步伐,加大對黃標車的交通管制和對“冒黑煙”車輛的查處力度,控制機動車過快增長;加快推廣國Ⅳ排放標準,解決好國Ⅳ排放標準配套油品的保障供應、黃標車淘汰補貼辦法等問題。
“十二五”期間,西安市將以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污染治理為主要切入點,將農業污染源納入污染物總量減排體系,畜禽養殖污染物削減率不低于5%。逐步建立農村畜禽養殖業廢水處理體系,今年建成一批畜牧養殖小區脫氮示范點。按農村建設規劃,積極推行農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探索分散型污水處理技術的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