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1年成功讓377.4萬人喝上“放心水”后,嚴重缺水的河北省今年誓言再解決4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并布下“三年讓所有人喝上干凈衛生水”的目標。
29日在此間舉行的河北省水利工作會上,該省水利廳廳長李清林作出如上表述。據介紹,河北省水源缺乏和水質不達標問題突出,在太行山山區、燕山山區、冀西北及壩上地區,由于降雨稀少,交通不便,生活用水需人挑、畜馱或車拉。而省內中東部及沿海地區的地下水則是淺層水苦咸、深層水高氟,長居于此的民眾,不同程度患上氟斑牙、氟骨癥。
自2005年起,河北省啟動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針對以往農村單村供水模式弊端進行改進。創建了以適度規模的聯村集中供水為主,山丘、村莊等分散地區單村供水相結合的模式,并對黑龍港等高氟水地區,利用反滲透、電滲析等技術分質供水,改變了當地祖輩飲用高氟水歷史。2006年-2010年,五年間相繼解決了1273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根據國家“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規劃,河北省共有2328.1萬人飲水不安全。而截至2011年底,這一數字尚余1950.7萬人。
“河北省將用三年時間提前完成規劃任務。”李清林表示,2012-2014年,河北將安排投資91億元,完善縣級農村飲水安全總體規劃,構建城鄉一體供水保障體系,確保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南水北調和引黃工程受水區,飲水項目建設與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和新民居建設結合。屆時,該省農村1627.32萬居民和323.4萬農村學校師生都將喝上“放心水”,農村嚴重飲水困難問題也將基本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