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工信委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該市39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因缺水影響生產的達213戶;至2月20日,全市有412戶企業停產,109戶企業半停產。工業產值占全省近兩成的“工業大市”曲靖,遭遇空前危機。
記者在曲靖雙友鋼鐵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公司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處于半停產狀態。公司投資8.6億元新建的年產94.5萬噸鎳合金3號高爐,自去年9月建成后因缺水一直無法投入生產,500名培訓好的工人也因此無法上崗。這只是曲靖市持續4年干旱缺水對工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的一個縮影。
坐落在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雙友投資發展集團公司是該市一家舉足輕重的企業。據公司總裁助理李光介紹,加上3號高爐,雙友鋼鐵公司的年產值可以達到50億元。但因干旱缺水,政府只和他們簽訂了2012年完成產值30億元的目標任務。春節過后,隨著旱情加劇,公司對今年是否能完成30億元產值都心中無底。近兩個月來,不僅生產用水無法保障,甚至連公司為職工建蓋的8棟700多套住房,也無法正常供應自來水了。公司打了一口井,但一天只能出幾十方水,抽一兩個小時,要停四五個小時才又有水可抽,工人們常常等在井邊提水。記者在辦公區看到,衛生間沖馬桶的水也是黑黑的,經了解原來是廠里把生產廢水處理后用來沖馬桶。
據介紹,隨著旱情加劇,將直接導致更多企業因缺水而限產停產。為此,曲靖市采取多種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用水難題。云維等一些企業取用地下水保生產,市里引導企業循環用水及中水回用。市有關部門認為,目前該市最有效、可持續的措施就是中水回用了。自去年9月開始,該市在全省首家著手研究把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后用于工業生產的可行性。當時,市有關部門提出,每天可以有12000至15000萬立方米污水可以中水回用至工業企業。包括雙友鋼鐵在內的幾家大企業開始從污水處理廠鋪設輸水管道至廠區。今年春節前夕,該市西城污水處理廠的中水正式輸往雙友鋼鐵公司用于生產。但由于隨著旱情加劇,城市生活用水也受到限制,導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大量減少,原先計劃可以每天供給雙友鋼鐵公司的六七千立方米中水,最終只能供應2000多立方米,只能滿足1號和2號高爐70%的用水。3號高爐繼續“束之高閣”。 李光說,中水回用不過是個權宜之計,因為中水對機器設備有損傷,不能長期使用。
目前,該市已經把保民生擺在了首位,提出的用水原則是“先生活,后生產;先農業,后工業;先地上,后地下”。隨著大春生產即將開始,該市工業用水又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