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黃坊鄉黃坊村,一種新型生活污水處理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農戶楊建華家,化糞池的污水通過管道流到過濾池,在這里,固體垃圾和懸浮物被阻隔。接著,污水流到調節池,里面投放了生物活性填料,填料上附著大量的微生物,在厭氧環境下,微生物將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消耗。經多次降解后,污水最終進入深達4米的“人工濕地”,這片濕地底部鋪有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上面覆蓋沙土,再種上水芹菜、美人蕉、蘆葦等水生植物,過濾水中雜質和吸收磷、氮等元素。
楊建華說,以前,大家都把排污管道直接通到200米外的河里,水質污染,臭氣熏天;現在,經處理的污水可直接用于農田灌溉。
黃坊鄉分管此項目的領導黃運龍說,如果在農村建污水處理廠,花費太高,而且點多面廣,不實際。這種新方式,成本小,成效好。據縣環境監測站監測,處理過的污水水質達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
據了解,建寧已建成16套“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日均污水處理量達54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