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1年地表水環境監測年報今日出爐。年報顯示,去年汾河太原段水質污染依然嚴重,汾河水庫水質保持良好態勢,為Ⅲ類水質。
去年,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按照國家要求,對包括汾河太原段(水庫出口、灘上橋、寨上水文站、上蘭、迎澤橋、小店橋、清徐二壩、溫南社和韓武村九個斷面)、主要支流楊興河、汾河六條排污渠(玉門溝、南沙河、城南退水渠、北澗河、風峪溝和冶峪溝)和汾河水庫等斷面進行了例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汾河太原段水質污染依然嚴重,全河段、下游段均為劣Ⅴ類水質,上游段為Ⅴ類水質,全河段主要超標污染物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揮發酚;所測九個斷面中,水庫出口斷面達到Ⅲ類水質,上蘭斷面屬Ⅳ類水質,迎澤橋斷面屬Ⅴ類水質,其余六個斷面均為劣Ⅴ類水質。
與上年同期相比,汾河太原段全河段和下游段水質無明顯變化,為劣Ⅴ類水質,上游段水質無明顯變化,均為Ⅴ類水質;所測八個斷面(韓武村去年未測)中水庫出口斷面水質無明顯變化,為Ⅲ類水質;灘上橋、寨上水文站、小店、清徐二壩和溫南社斷面水質無明顯變化,均為劣Ⅴ類水質;迎澤橋斷面水質有所好轉,由劣Ⅴ類水質變為Ⅴ類水質;上蘭斷面水質有所惡化,由Ⅲ類水質變為Ⅳ類水質。
與2010年相比,全河段主要污染物揮發酚、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的濃度值有所上升,總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總磷、氨氮和化學需氧量的濃度值有所下降。
楊興河、六條排污渠的水質和上年同期相比,無明顯變化,屬劣Ⅴ類水質,均為重度污染。六條排污渠中,主要污染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揮發酚、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的濃度值有所上升,氨氮的濃度值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