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是一座工業城市,在主要路段上聚集著紡織廠、卷煙廠、制藥廠等企業,從2008年開始,省會拉開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企業數量最多的一次主城區工業企業“集體搬遷”大幕。截至目前,已完成了48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而這些重污染企業的搬遷后,對城區的水環境和大氣環境改善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促進了省會節能減排的進程。局長訪談訪談對象:石家莊市環保局副局長 岳存義明年是管理提升年 “重污染企業的搬遷并不是簡單地異地復制,而是實現工藝水平升級、環保設施升級的蛻變過程。”石家莊市環保局副局長岳存義在談到企業搬遷的意義時說,重工業企業的搬遷明顯促進改善大氣環境,促進了省會節能減排的進程。截至目前,據石家莊環保局測算,省會的COD和SO2已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企業搬遷改造削減燃煤524萬噸
記者:從2008年開始,省會率先啟動屬于高危、高污染和地處水源保護區的48家重點監控企業的搬遷工作,這些企業搬遷后,對省會環境帶來多大的變化?
岳存義:截至目前,已完成了48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而這些重污染企業的搬遷后,對城區的水環境和大氣環境改善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從直觀感受看,省會大氣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截至25日,省會二級以上優良天數達到了316天,同比去年增加了3天。
企業搬遷,對于企業原來所處區域的小環境改善作用更加直接。比如石家莊卷煙廠搬走后,維明路一帶的煙味徹底消失了,而這些重污染企業產生的噪聲和在運輸原料及產品過程中間接產生的二次揚塵污染,也都因企業搬走而徹底改變了。
據測算,企業搬遷改造后,共削減燃煤524萬噸,將燃煤總量由2007年的809萬噸降到了300萬噸以下。同時,減少粉塵排放1196噸,二氧化硫排放5178噸,化學需氧量排放1225噸,氮氧化物排放2495噸,煙塵排放2206噸。
同時,企業搬遷也是工藝水平升級、環保設施升級的過程,省會搬遷企業70%的主要工藝技術裝備實現更新或改造升級,30%—40%的低附加值傳統產品或30—40%的落后產能得到調整或淘汰。對落后產能說“不”
記者:目前,省會減排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
岳存義:節能減排是“十一五”期間引導省會發展的關鍵詞之一。看似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真正實施起來卻很難。
工程減排。今年全市23家燃煤電廠(6千兆瓦以上發電機組)和3家鋼鐵企業完成煙氣治理工作。同時,已推廣優質低硫煤560萬噸。另外,今年省會強力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截至目前,全市所轄18個縣(市)區已全部建有污水處理廠。
結構減排。主要就是調整產業結構、關閉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等。僅就今年來說,全市16個縣(市)區的110家水泥粉磨企業完成了綜合治理任務,11家停產,3家轉產。市區29家混凝土攪拌企業完成綜合治理任務,5家拆除或停產。
此外,還必須注重管理減排,就是要加強管理,保證污染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協同把好準入關,對國家明令限制、淘汰、禁止、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以及環境污染嚴重,產品質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新建項目一律不引進、不審批等。明年繼續“清源凈流”“洗塵凈天”
記者:明年環保工作重點是什么?
岳存義:如果說今年是建設的一年,那么,明年環保工作的重點就是要落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讓這些環保設施能夠正常運轉。
在水質方面,繼續開展“清源凈流”行動。同時,促使沒有達到一級標準要求的污水處理廠要通過升級改造達到一級標準,沒有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抓緊建設。在大氣方面,繼續做好“洗塵凈天”的工作,重點是揚塵的治理。
明年還將強化對固體廢物的管理,尤其是對危險廢棄物和重金屬廢棄物的管理。縮影一個搬遷企業帶來的節能減排之變搬遷:企業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
從建華大街一直向北,行至豐收路,是石家莊金石化肥有限責任公司所在位置。如今,從北二環的高架橋上俯瞰這座大廠,原來高高聳立的煙囪和尿素塔都不見了,廠區內生產區域內所有的建筑物已經全部拆除完畢。在老廠區內,基本都是外來拆除的施工人員,幾乎看不到金石化肥的企業員工。據了解,大部分的金石員工已經完成了上崗前的培訓,工作在兩個新公司的建設現場。
#p#副標題#e#
在金石化肥工作20多年的老員工張師傅清楚地記得金石化肥老廠每一個標志性建筑拆除的日子,“金石化肥廠是在2010年2月28日停產的,今年6月30日雙曲線涼水塔拆除、9月22日舊造粒塔拆除、9月30日,寫著‘金石化肥’的尿素造粒塔也安全拆除了。”“雖然現在老廠停產,新廠正在建設,這段時間沒有產品、沒有效益,員工們的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想到我們為石家莊的環境改善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還是很欣慰的。”張師傅說,大家都期盼著新廠早日投產運行,企業能更好地發展。
“在市區里企業已經沒有發展的空間,鑒于企業自身及城市發展規劃要求,搬出主城區是必然的。”說起企業搬遷,金石化肥廠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城市化發展,企業位置由原來的城市東北邊界逐步“進入”了主城區,作為身處城市中心最大的一家危化品生產企業,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從安全角度,都無法適應城市發展要求,企業很難再擴張、再發展。搬遷,在主城外建設新廠區,實現規模擴大、產業升級,無疑成了必然選擇。蛻變:新廠區節能、環保、產能上臺階
說起企業的節能減排之路,張師傅不無感慨地說,金石化肥廠是1953年建廠的,在以前煙囪代表城市工業化發達程度的時代,金石化肥廠內時常飄著“黃煙”的尾氣煙囪。“近年來的尾氣排放治理也一度成為令企業‘頭疼’的大事。”他說,在2005年,金石公司大力進行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工作,投資4000萬元新建了年產10萬噸的雙加壓稀硝酸裝置,“鎖”住了黃煙。
搬遷后的企業更是節能、環保、產能均上了一個臺階。據金石化肥廠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老廠區搬遷后由一家企業變成了兩家,一個是位于新樂工業園區的金萬泰化肥公司,一個是位于循環經濟化工示范基地的藁城分公司。
金萬泰是搬遷改造項目,淘汰了原有的一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工藝,利用了老廠區原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生產工藝較老廠區相比,在節能、環保上均有了質的提高。
藁城分公司屬于新建項目,僅環保設施投入就高達3億多元,能確保企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各項環保、能耗指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老廠區的搬遷,帶來的不僅是生產工藝的升級改造,一系列的其他歷史遺留問題也一并得到了妥善解決。”這位負責人介紹說,11月4日,公司生活區關閉自備井、新接市政用水及實施水表出戶改造等配套工程啟動。這項工程不僅將使公司第四生活區和廠區內使用多年的近20眼自備井停用,也使得困擾公司許久的生活區水表計量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小區里的麻雀多了
生活在城中的居民雖然對搬遷的數字沒有直接概念,卻深切感受到了企業搬遷帶來的變化。在剛剛拆遷完畢的金石化肥廠對面,有兩個生活小區,走進其中一個小區,幾位大爺、大媽正在暖陽中散步,聽說記者是來了解企業搬遷的情況,大伙打開了話匣子。
市民李大爺告訴記者,他是2003年買的此處的房子,自從搬來后,他們的日子也就在企業冒煙和盼著企業搬走中度過。“那時候家里的窗戶不能經常開,因為一開窗就會有一層土。”李大爺說,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化肥廠的煙囪出了故障,小區里下起了煤灰雨,整個小區都跟煤場似的。
對企業的搬遷進度,小區居民也都一直在關注。“化肥廠那個大煙囪拆的時候,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外邊就轟隆隆地響,我還以為是地震了,后來出來一看,天天出門能看見的大煙囪不見了。”市民呂大爺說,“煙囪是最后拆的,小區的鄰居們知道后都非常高興,心情特別好。現在小區里的麻雀都變多了,原來很少能見到麻雀的。”呂大爺向記者指著樹上嘰嘰喳喳的小麻雀,臉上露出了笑容。期待環境會更好
企業搬遷了,環境變好了。小區居民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韓大媽說,現在金石化肥廠搬走了,環境好轉了,大伙都盼著周圍的其他重污染企業也能有明顯變化。“附近廠子多,還是有冒煙的問題存在,而且,小區里的下水道還經常會有異味。”
而在一旁帶孩子在小區里曬太陽的王女士也贊同地說:“石家莊晴朗的天數一年比一年多了,空氣也越來越清新,城市里的綠色也越來越多了。”她說,希望未來一出家門就能見到綠地,小區的環境能像公園一樣空氣清新。 3年48家企業外撤
除了金石化肥廠順利實施搬遷外,據有關統計顯示,三年來,石家莊市完成了48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企業搬遷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省會節能減排的進程,據有關統計顯示,企業搬遷后,共削減燃煤524萬噸,將燃煤總量由2007年的809萬噸降到了300萬噸以下。今年1至11月份,大氣環境質量首次實現了有監測數據以來的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在這些企業的搬遷過程中,“實現改造升級”成為了這些企業搬遷的首要原則。看不到管道的制藥廠、空調節水95%的紡織廠、幾乎聞不到異味的化工廠……搬遷過程中,企業紛紛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工藝,實現清潔生產和產品、技術的升級換代。不管是已經建起來的、正在建設的,還是準備建設的企業新廠區,提高技術水平、實現綠色發展是共同追求。
而石家莊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石家莊市也以主城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為契機,加速推進工業企業的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使企業在產品結構、裝備水平、環保治理等方面得到提升。